本报讯(戴绍志、孙振乾)3月22日9点56分,在国家动力集团朔黄铁路黄骅港站长途操控台,车站调度人员经过智能调车体系操控双源制机车,推进载有5394吨煤炭的列车精准停靠到对位点,开端煤炭翻车作业。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重载铁路智能调车体系正式投入运营,完结我国在重载铁路智能化范畴的又一打破。
朔黄铁路黄骅港站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运送下海口车站,年煤炭运量高达2.17亿吨,可满意约1亿户家庭的年生活用电需求。在这儿,每天均匀有超10000辆煤炭车辆进行卸车重组。以往,这儿每次调车作业,都需求车站值班员屡次摆放列车行进路线,列车连接员还需求攀爬车辆、室外作业,安全危险高。
为此,国家动力集团朔黄铁路公司联合相关科研单位,历时3年科技攻关,立异性地将智能图像识别、智能传感、物联网、5G通讯、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能与黄骅港运送作业特性深度结合,构建了“云脑决议方案、云控履行、云防保证”三位一体的智能调车技能体系,具有作业方案主动编制、进路主动摆放、信息主动流通、调车机车无人驾驶、室外无人领车、安全主动预警等功能。
此次投入运转的重载铁路智能调车体系具有三大全球创始技能。首个根据“云脑”的路港一体化智能调度渠道,打通车、港、船数据壁垒,完结从列车调运到装船作业的全链条主动化联接。首套根据5G+斗极的调车无人驾驶“云控”技能,厘米级定位与毫秒级传输构建精准导航网,机车可感知200米内路况,自主完结加减速操控、泊车对位等要害操作。创始根据5G+AI的路港协同作业的“云防”安全技能,调车作业人员可长途操作,完全脱节“攀爬车辆、臂挂领车”的传统室外作业形式。
国家动力集团朔黄铁路公司项目担任的人介绍,该智能调车体系上线后,每列车作业时刻至少紧缩5到10分钟,每台翻车机每日辅佐作业时刻缩短约100分钟,归纳运送功率提高18%。一起,列车调度人员减负成效显着,信号员从6人减为2人监控,调度人员关心担负减轻80%。
黄骅港站智能调车体系的成功运用,是朔黄铁路继开行3万吨重载列车和无人驾驶重载列车技能革新后,在才智重载运送范畴的又一里程碑。该体系现在已具有大规模推广应用条件,可有用提高我国重载铁路智能管控水平。